(中華民國長期照護協會居家照護學教材)
不論護理人員所工作的地點或服務的對象是誰,健康指導一直是護理工作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近年來,居家照顧的推廣及納入全民健保給付,使居家照護的服務量增加,居家照護雖有居家護理師定期探訪個案,但是日常生活24小時、衣、住、活動、清潔的照顧,皆需透過主要照顧者〈家屬或看護〉的雙手,才能使病患得到相當品質的照顧,因此居家護理師如何效地指導照顧者進行照顧工作是其服務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此服務的成敗,攸關病患照護品質,不得等閒視之。一般病患在轉介居家照護前也許在醫院或透由其他資源已了解有關照顧的相關訊息。然而,在住院期短暫,病情不穩,照顧者換人及醫院指導未能適當考慮居家狀況等因素下,照顧者所了解的知識,如何應用於出院後的現實居家生活,其間可能存有極大的落差。因此居家護理師於收案初期,需審慎評估照顧者在日常生活照顧中的學習需要,依問題的嚴重性,指導的時效性與適
切性,決定教學內容的優先次序,並與照顧者取得學習目標的共識後,有計劃的予以指導;教學過程中如何在短暫的訪視時間進行有效的指導,可以參考下列指引。本系列指引目前共發展完成11張,其內容於設計過程中融合學理與嘉南地區居家護理師之實務經驗,同時兼顧照顧者居家方便性所設計,各張在內容與主題的用詞上皆以照顧者為第一人稱,以示對照顧者之人性化互動,本指引原設計動機為發展居家照護之衛教單張供護理師於指導中使用,並可留置病患家供照顧者參閱,然限於人力與時間,未能於現階段完成此計劃,期待未來
可以儘速完成,使居家護理師能有利其器之資源,以善其指導,最終目的使病患照顧品質提高。
如何照顧他的身體清潔
清潔的身體帶給我們舒適與活著的尊嚴,"他"的身體是否像您一樣,每日保持清潔與光鮮?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完成"他"的身體清潔吧!
如果他可以下床〈視其皮膚出油、出汗、異味產生等症狀〉,每日或每兩日淋浴或盆淋。
如果他不方便下床→每日床上擦澡,但每週至少淋浴一次徹底清潔。
您需要準備的用物
臉盆、毛巾二條、乾淨衣褲、大浴巾及塑膠襯墊、肥皂〈中性為佳〉別忘了在開治進行前要注意:水溫、隱私、安全淋浴或盆浴的洗法像您在洗澡一樣,要洗身體的每個部位。
臥床的擦操
眼-->耳-->頸-->雙手-->前胸-->肚子-->雙腳-->翻身後擦背部->臀部-->換水後洗會陰肛門
最後提醒您
1.從乾淨的地方開始洗。
2.關節彎曲、皮膚皺褶的地方,要特別清潔。
3.身體若有傷口或使用尿管者,先擦澡再做尿管或傷口護理。
4.對皮膚乾燥者,洗後可用凡士林或中性乳液(如:嬰兒乳液)擦拭肌膚。
如何給予他洗頭
您多久洗一次頭?洗頭後是否覺得清爽舒適?您所照顧的他,是否也跟您一樣常常洗頭?來做做看,一點也不難,為他洗個頭,會讓他舒服好一陣子喔!
如果他可以下床,請每週到浴室洗頭1-2次。
如果他不方便下床,則床上洗頭
您需要準備的用物
兩個水桶〈分別裝清水與髒水〉、水瓢、大毛巾、毛巾、大型塑膠袋或洗頭墊、洗髮精、梳子、吹風機。裝水前別忘了先用手背測試水溫喔!
清洗步驟
1.備好洗頭墊或自製洗頭槽。〈大毛巾捲成長筒狀→放入大塑膠袋底部→做成馬蹄型以膠固定〉
2.助他平躺,頭移到床沿→洗頭墊〈槽〉放在頭頸部,其下擺放在預裝髒水的桶中。
3.以洗髮精搓洗頭髮,抓抓癢,再以清水沖洗,可重覆此步驟直到乾淨為止,注意水或泡沫勿跑到眼睛及耳朵。
4.以乾毛巾包裹頭髮,移去用物,安排好舒適臥位後,再取出塑膠袋中的大毛巾來擦乾頭髮,也可以使用吹風機將頭髮吹乾,之後梳理整齊即可。
看看他現在是否神清氣爽?別忘了也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喝采!
如何清潔他的手和腳
您是否曾懷疑,手腳活動不方便的他是否需要每週徹底清潔手和腳?健康的您每天洗澡、洗手,這些動作讓皮屑自然脫落,但是您的他不方便碰水,所以皮屑逐漸增厚而無法脫除,阻礙皮膚的呼吸,而皮屑是細菌喜歡的食物,如果您能幫助他定期去除,則發炎的機會及身體的異味會自然消失,他也會過得更舒適。
可下床活動者→每次淋浴或盆浴時,徹底以肥皂清潔每一隻手指、腳趾,尤其是指趾間,需搓揉至乾淨為止。
不方便下床者→選擇在某一次擦澡時完成〈除指甲剪外,不需特別準備用物〉,或單獨完成〈需備塑膠墊、盆、毛巾、肥皂、指甲剪〉。
別忘了進行前,先用您自己的手測試水溫喔!42-45℃即可。
清洗步驟
1.將塑膠墊置床上,裝溫熱水盆置於上。
2.將一側的手放入盆中,浸泡數分鐘,再以肥皂搓洗每一隻手指,尤其指縫,沖水淨後換另側手,以相同方法執行。
3.手部完成後,進行腳的浸泡與搓洗,方法同前,注意趾間清洗至無皮屑止。
4.修剪手指甲,應成弧(圓)形。
5.修剪腳趾甲,應修平,以防兩端長入趾肉內,修剪指趾甲時應修短,但不可傷及皮肉。
如何進行吞嚥訓練及餵食
能夠從口吃東西,是人生至大的快樂,如果他能保有由口享受美味大餐的能力,該是多美好的一件事!他可能因病暫時以鼻胃管補充養分,但是這管子是可以隨病情改善而拔除或只補充由口所沒辦法吃的食物,不過在讓他成功的由口吃東西前,需要您訓練他吞東西的能力。
何時可訓練他吞東西?
如果他開始對語言刺激有反應,並以棉籤沾水讓他吞,無咳嗽發生,即可以開始訓練。但對體力虛弱、意識不清或睡覺未醒的病患,別急著做進食訓練。病患上、下呼吸道感染痰很多時或吸入性肺炎等,需待病症改善,醫囑同意下給予吞東西或訓練。
您需要準備的用物
1.毛巾(圍在身上)。
2.食物,吞嚥訓練初宜採用果凍、愛玉、布丁、豆花等,成功後可採用一般軟質或液體食物。
3.裝食物容器及小湯匙。
步驟
1.維持進餐環境安靜,將注意力集中在進食上。
2.協助坐起至60─90度,以枕頭放頭後,毛巾置於臉頰下,維持舒適的進食姿勢。
3.讓其親眼看見食物,以增加病人食慾,促進消化液之分泌。
4.重覆以口令動作以一小口食物餵食,並請他吞嚥兩次進行。
口令:打開你的嘴巴,嚐一嚐,用你的舌頭將食物舉至上顎,縮下巴吞下去,其間可用手協助病人。〈吞嚥無問題的病人可省去此步驟〉
5.餵食時要緩慢,每次送入病人口中食物份量應適中,如腦中風的病人應將食物放人健側口中。
6.食物應準確放入於其口內,需確定病人已咀嚼吞入後才可再餵。
7.食後請清潔口腔並保持潮濕。
8.記錄吞嚥情形,進食的量與種類及特別情形發生。
最後提醒您
1.當病人發生咳嗽時,請停止餵食,讓病人至少休息半小時後再試,若屢次發生則可能病人需延後一段日期再試。
2.餵食後需採坐姿休息半小時,再臥床,以防食物逆流。
3.訓練期間,仍應有鼻胃管留置或其他方式,以補充不足的水分及營養。
4.軟質食物進行一段時日,才可進行液體食物餵食。
5.若發生哽噎、嗆到情形,應立即助其將食物排出:出手挖出食物、拍背、由病患背後抱住病患劍突下方向上壓迫,促其嘔吐,使用抽痰管助其排出。如何從鼻胃管正確灌入食物當您家人已經無法從嘴巴得到足夠的食物或藥物時,鼻/胃管可以建立飲食的管道!他的營養全靠您細心與耐心的準備並灌入,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完成正確的灌食。
您需要準備的用物
灌食物、灌食筒、毛巾、衛生紙
灌食物的準備
1.若採自製,則可一次製作一天的量,冰在冰箱,每次只取出需灌入的量加熱並將之灌完〈若無法全部灌完,應速放回冰箱冷藏〉。
2.若採商品為粉狀者,一次只泡適當的量全部灌入;若為罐裝,則未灌完部份應速放入冰箱中冷藏。
3.食物宜加溫約38-40℃,但不可過燙。
灌食步驟
1.洗手。
2.安排灌食的用物及環境舒適、無臭(讓他好好享用這一餐)。
3.協助他坐起來或使床頭抬高30度-60度(使食物容易自然流下)。
4.將毛巾置於臉頰下,保持病人或床單的清潔。
5.以下列任一方式確定胃管是否仍在胃內。檢查鼻胃管的記號,若脫出且超過10公分時,則請家屬一端塞住後,緩慢將管子拔出,並通知護理師重插;若刻度脫出未超過10公分,檢查口腔若無胃管纏繞,則可輕推至原刻度位置,重新固定。以空針反抽,確定胃管仍在胃內,並檢查胃內殘餘食物量,若在50c.c.以上,則延遲半小時或一小時再灌,無異狀之反抽物食物,可讓其自然流回胃。
6.以灌食筒抽食物或藥物,將灌食器的高度定在腹部上約30─45公分處,緩緩灌入食物,速度不宜太快。
7.待灌完後,再抽30-50c.c.溫開水灌入,沖淨管內剩下食物。
8.將管子密閉。
9.記錄此餐的灌食內容及量。
最後提醒您
1.每日給予口腔及鼻腔護理。
2.灌食中避免灌入空氣。
3.灌食中若出現奇怪現象,如咳嗽不止,或呼吸變化,應立刻停止灌食,並聯繫居家護理師。
4.註明飯前或睡前使用之藥物應分開灌入。
5.隨時注意鼻胃管插入之標記是否退色或脫落。
6.使用氣管內管或氣管套的病人,灌食前應先抽痰,並將氣囊打氣,以免食物灌入肺內。
7.灌食後30分鐘不要立刻翻身、拍痰。
如何照顧他的尿管及尿袋
您家人的尿管是他目前排尿的重要途徑,您的細心照顧與清潔可以讓尿管保持通暢,也大大減低發炎的機會,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兩種方法吧!
您需要準備的用物
方法:1.沖洗壺(小茶壺)、大棉花棒、便盆、布單(含不透水單)、優碘、小棉棒
方法:2.肥皂、毛巾、水盆
操作方法
方法1
1.將布單(含不透水單)及便盆放在他的臀部下。
2.一手拿水壺,在陰部位由上向下慢慢將水倒出,同時以另一手拿大棉花棒由上往下,由內而外清潔陰部。棉花棒勿一根到底,碰觸肛門時不可再用。
3.將小棉棒沾優碘在尿道口與尿管接觸的部位,以圓圈式由內向外擦拭一圈,注意女性要撥開陰唇,男性要撥開包皮消毒才會乾淨。
4.重新固定好尿管位置、將布單(含不透水單)及便盆移除。
方法2
1.將布單(含不透水單)舖於他的臀部下。
2.將陰部打濕,塗抹肥皂後,在陰部擦洗。
3.以濕毛巾擦去肥皂至清潔。
4.同方法1之3,4步驟。
最後提醒您
1.上述步驟每日請執行1-2次。
2.尿管每日至少要擠壓一次,避免折到或壓到,以保持暢通。
3.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但不可置放於地面上),每日至少要 倒尿三次,並記錄尿量。
4.每日給他喝水2500-3000c.c.。(醫生指示限水個案除外)
5.如有發燒,尿量一日少於500c.c、血尿、滲尿、或尿管脫出,請儘快與醫護人員聯絡。
如何給予臥床的他進行關節活動?
您是否曾有躺床兩三日,再下床活動時感覺關節僵硬的經驗?身體的各個關節,就像腳踏車的輪子一樣,一陣子不動便會生鏽,很難運轉,雖然他可能不會再下床走路了,但是讓他的關節保持好的活動度,除了可以讓他感覺舒適外,也可以增加我們照顧時的方便!
當他的某些關節還可自行活動時,請鼓勵並督促他每日能自己活動到最大的範圍,對於他所不能活動的關節〈如中風後或脊髓損傷後的手或腳〉,請你為他執行關節活動吧。每次費時10分鐘,一日二次便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喔!
關節活動原則
1.關節活動前,可適當的以熱毛巾或熱敷墊,墊敷各關節,使肌肉放鬆後,會較容易進行。
2.可由手、肩到腳,從各部位的近端到遠端關節,注意每個可以活動的關節都要做。
3.做關節活動時遇到阻力勿強行彎曲或拉直,以免造成骨折或傷害,每個關節皆採漸進行式的角度增加。
4.關節運動要規律、持續執行,不要做做停停等於沒有效果,最好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個關節做3-5次。
5.操作時注意自己的姿勢要正確,勿過度彎腰,以免造成自己的酸痛。
如何給予他正確的換藥
當您所愛的人一旦皮膚有傷口發生時!您是否會擔心不知如照顧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進行傷口的換藥吧!
換藥目的
換藥可以清除傷口上影響癒合的各種物質(膿、分泌物、死肉)!使傷口保持清潔,傷口會好的很快。
您需要準備的用物
1.無菌棉球或棉棒(擦傷口)
2.無菌生理食鹽水(洗傷口)
3.藥水或藥膏(依居家護理師指示使用)
4.無菌紗布或透明膠片(蓋傷口)
5.膠帶
換藥步驟
1.洗手
2.撕下舊敷料(沾黏時先用生理水沖濕)
3.觀察傷口的變化:大小改變?分泌物多少?顏色變化?記錄下來。
4.以棉球或棉棒沾食鹽水,從傷口的中間往外塗擦至傷口清潔止。
注意
1.一枝棉棒只能用一次。
2.清潔範圍至傷口外圍2-3公分的地方。
3.必要時以上述方式塗上藥水或藥膏。
4.蓋上敷料,貼上膠布。
最後提醒您
1.換藥的次數與傷口狀況有關〈分泌物多少、傷口大小〉,請與居家護理師討論換藥次數。
2.接觸傷口的物品或棉棒必須完全無菌,請您千萬注意物品的保存日期及換藥技術。
3.如需其他特殊物品,如治療碗,請依護理師指示使用。
4.傷口要好得快,除了靠換藥保持清潔外,下面兩項也很有幫助
(1)勤於翻身,減少傷口受壓力的時間。
(2)注意營養,多吃肉魚豆蛋類及維他命A,可以幫助他長肉。 熟能生巧,只要多換幾次,您便覺得換藥不是很難的事。只要您依照護理師指示做好換藥及以上注意事項,相信他的傷口會好的很快。
如何清潔他的氣切內管及氣切口
乾淨無味的外表是每個人所期盼的,如何使氣切口維持清潔,需靠我們每日幫他們徹底清潔,下面讓我們一起進行吧!
您需要準備的用物
1.清洗用的小刷子
3.雙氧水
5.生理食鹽水
7.棉花棒
9.4×4紗布一塊
2.已消毒丫型紗布
4.兩個杯子
6.優碘藥水
8.氣切套管固定帶二條
清潔步驟
1.洗手。
2.固定外管後,將卡鈕上轉;輕拉出內管。
3.將內管置於雙氧水內浸泡數分鐘至痰液脫除,再用刷子清洗淨
,放入生理食鹽水內。
4.以紗布擦乾後,置入並固定。
5.拉出氣切口原有之丫型紗布。
6.棉花棒沾優碘塗抹切口周圍後並以食鹽水擦拭一圈。
7.置於新的丫型紗布。
8.套管固定帶若鬆了,髒了,請重新鬆綁或更換新的帶子。
最後提醒您
1.清潔氣管內管,每日需1─2次,如果痰量多,則需增加清潔次數。
2.丫型紗布氣切套管固定帶濕了或髒了,需馬上更換。
如何照顧他的呼吸道
不論您的家人是從鼻子或氣切口呼吸,一旦這個開口阻塞了,就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命。所以,在照顧他的呼吸道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增加肺功能
1.如果他是清醒的,請鼓勵他(每天3次,每次10-15下)做深呼吸及用力咳嗽的活動。
2.儘可能鼓勵或協助他坐起或下床活動,每天至少1-2次,時間隨他的耐力可逐漸從5分鐘增加到10分鐘、30分鐘。
二、清除痰液
1.如果他沒有水腫及限制飲水,每日應該喝2000-2500c.c之水份(包括灌入的水份),使痰變稀較易咳出。
2.經常幫他翻身,每天三次做背部叩擊及姿位引流,使痰易咳出。
3.如果痰量增加或太黏不易咳時,需配合服用化痰劑及蒸氣吸入。
4.如果他有氣切造口,您需學會如何從此造口抽痰的方法並每日清潔氣切口及氣切內管。
如何從他的氣切造口抽痰
當我們有痰時會不大舒服,而您家人的氣切口如果被痰所堵塞,將無法呼吸順暢。因此,我們需要幫他抽痰,使他能呼吸得更有效、更舒服!不論他意識是否清醒,在抽痰前請應先助其側躺,拍痰後,清醒者鼓勵做有效咳嗽 (深呼吸後,腹部用力咳出),對體弱無法做深呼吸咳嗽者,可用甦醒球(Ambu)壓十下(每次間隔5秒)。
抽痰的用物
抽痰機一台、抽痰管數條、抽痰用手套及裝清水的容器。
抽痰的步驟
1.抽痰前洗手。
2.打開抽痰管連接端之包裝,抽痰管先不要抽出。
3.抽痰管置包裝內,將其一端接到抽痰機的橡皮管上。
4.一手戴上手套將抽痰管抽出,注意管子不可碰觸其它物品。
5.以另一手打開抽痰機,並調好壓力。(大人:150-200mmHg,小孩:80-120mmHg)
7.將抽吸管輕插入適當深度,鼻子:6-8吋(15-20公分)。
氣切:深入到底再回抽約2公分。
8.以未戴手套之手控制使產生壓力抽吸。
9.戴手套之手指轉動抽痰管,施行間歇抽痰
(每次大人不可超過15秒,小孩為5-8秒)。
10.解除壓力後將管子抽出續抽吸清水以清潔管中之痰。
最後提醒您
1.抽痰時,不可將抽吸管及戴上手套之手碰觸其它物品,或對其咳嗽、講話……等。
2.抽痰管每用一次應更換,勿重覆使用(抽痰手套亦同),但若考慮經濟因素,抽吸管使用後可以空針裝水清洗乾淨,以電鍋蒸煮或以煮沸法在水沸後煮五分鐘消毒,存放於有蓋乾淨消毒過的容器內備用,但若消毒後抽痰管變型或太硬,應勿再使用。
3.若有氣切應先抽氣切套管再抽口鼻,抽完口鼻後不可再用該管抽氣切套管。
4.抽右(左)支氣管,病患臉偏左(右)、左(右)肩向下。
5.兩次抽吸時間應間隔1-2分鐘。
6.抽時若面色發青、嘴唇發紫變黑現象,應馬上停止並給氧氣。
7.可在進餐前30分或餐後1小時抽吸,以防嘔吐。
8.抽吸瓶的液面不可超過2/3瓶,以免影響抽吸效果。
9.若有氣切痰濃時,可先以生理食鹽水,緩慢分數次滴入管內(大
人每次約3-5ml,小孩每次約5-8滴),再抽吸痰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